close


為什麼「旗津藝術造街」被認為是一項花大錢且效益不彰的「工程」?
到底在整個環節發生了什麼問題?
我們可以從「角色」來觀察整個事件的發展:

A.花錢了事的「公部門-文化局」

當旗津被定位成「國際觀光大島」,許多建設與經費前仆後繼而來,文化局
提出「藝術造街」計畫,本意雖屬良善,希望以旗津在地元素為創作主題,因而
「轉化」為在地居民自發性參與造街活動,達成景觀美化與空間營造之成效。
相較於其他社區空間營造,旗津藝術造街的成果只見急急忙忙地將千萬經費砸下
,街上佇立幾個與在地連結薄弱且突兀的「怪東西」,卻看不見居民參與互動及
榮耀感,這不是與計畫內涵背道而馳嗎?文化局與承辦單位的溝通、檢討機制,
只是徒具「程序形式」嗎?這樣的作法,真的是為「旗津」做好事嗎?
或許在投入建設前,可分成多個階段計畫,從深度基礎調查著手,再與民眾討論
、與藝術家參與式設計,讓過程深根在地,也使藝術在地生根!而不是像暴發戶
似地砸大錢!


B.敷衍了事的「承辦單位」

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,如何與在地民眾產生互動與情感,可說是難得的「藝術」
。承辦單位一直對外宣稱有跟「居民溝通」,卻只是跟該處所有權人做個告知與尋求
同意;而「在地參與」也只是選用在地營造廠商的參與形式,難道真的沒有其他溝通
模式與創作過程,能激發在地民眾參與、談出在地元素與地方主體?
只要跟「海洋」有關都可成為創作元素,這樣旗津的特質又在哪呢?
沒有深度探索旗津,作品如何與地方發生情感?如何讓觀光客瞭解地方的價值?
承辦單位不是沒有經驗,且有各地案例可供參考比較,卻呈現出如此粗糙的過程與
結果,實在值得檢討!


C.什麼都不了的「在地居民」

過去許多建設投入旗津的過程中,居民的意見難以發聲,一次次的忽視地方聲音
,也造成了居民對公共議題的關心程度減低。加上,旗津位於高雄邊陲,在地民眾為
了使政府資源能持續投入,對於相關建設是否益於旗津,也不敢公開檢討,害怕政府
資源抽出,成為阻礙旗津發展的絆腳石,如此的惡性循環,使得「旗津」任人擺佈、
缺乏主體意識。除了需要公部門「引導」外,更需要旗津在地組織勇於為旗津發聲,
參與政策討論,告訴公部門旗津需要的是什麼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ndsomeYs12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