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Chinatimes/newslist/newslist-content/0,3546,110501+112006062900035,00.html


2006.06.29  中國時報


《工程圍堵太粗糙 忽略生態復育》


陳鎮東:下陷問題嚴重全球氣候改變主要還是溫度的上升,在這兩本治水報告都講到雨量增加,可是沒有考慮到溫度上升導致蒸發量也增加的問題。萬一我們碰到一兩年不下雨的話,土壤乾旱程度會比以往嚴重。目前從全球各地已經看出來,很多公式已經過時了,相關的工程規範可能都必須要改,而這個題我們在未來的十年都無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。更嚴重就是海平面的上升,這對台灣來講還多了一個問題,就是地盤下陷。還不只這樣,水面上升導致浪高上升的幅度高於水面上升的幅度,因次浪打破堤防的頻率也會上升。這些都要考慮到的,因次誠如剛剛賴委員提到的,錯誤的政策會造成更大的損失。


楊重信:經建會站出來

首先,我要謝謝時報文教基金會過去一直在關心河川的問題,河川問題牽涉到台灣世代安身立命的土地能不能確保安全,所以治水根本上是一個長期永續性的工作。有一部分我認為這是一個滿大的關鍵,就是過去持續在做的治水政策,隨著政黨輪替就不做了,但是天災一直存在,在這樣的壓力之下,政府就倉卒地提出這麼大型的治水計畫,這一點,讓我懷疑這是執政黨在推卸長期疏忽治水的責任。

第二點,不同的治水方式會影響到經費,而依照目前只用工程手段來解決水患問題,我想這不是一千四百一十億就能解決的。因此我們應該思考治水根本的原因在哪裡?應該用什麼策略來解決水患的問題?而不是只用工程圍堵的方式。


第三點,九十四年三月提出治水計畫的構想,在短短的一年之內也通過了條例、綱要計畫和第一屆段的實施計畫等。看似很有效率,但是根本治理的計畫還是需要真正花心思去做,而不是急就章的八年內用一個計畫去做。畢竟一個計畫需要經過理論的階段,但目前的計畫是直接從構想跳到工程設計,這樣的計畫實在顯得粗糙。

另外經建會應該要扮演一個整合的平台,因為經建會是負責國家資源配置的主要幕僚決策單位,而計畫不是經由經濟部門一個單位就可以完成的,計畫要發生效果一定要其他各部會全力協助,還有配套的計畫一起實施。

最後我建議時報基金會成立一個民間監督團體,結合專業與各業人士嚴格的監督政府,不停的開公聽會,要專業治水而不是政治治水。


賴幸媛:建立監督機制

我們的確需要媒體和環保團體的監督,但是行政機關的責任也很大,在面對立委的要脅的時候政府機關常常便宜行事,形成共犯形式。因此我提出兩點建議,首先,我們必須要有內部的,且不受行政首長干預的監督機制。現行計畫中的推動小組是在做計畫的審查、督導、考核和政策協調,小組成員中並沒有納入生態、水資源和民間環保團體等專業人士,怎麼會能有效的監督。

第二個建議就是建立外部的監督機制,要求行政單位一定要舉辦政策的聽證會,邀請專家學者、環保團體與在地居民共同參與,並把相關的資訊充分公開在網站上,讓人民能完全了解計畫的執行。

我在這裡做幾個回應,首先,計畫一開始八年八百億提出來的時候並非政治性的,只是單純的從過去撥款給地方執行,但地方並沒有確實落實治水,所以才提出彙整的計畫。


陳伸賢:水利署扛重擔

再來,經費的分配不可能有藍綠之分,對於第一階段經費是依據規畫的程度分配,台南預算多是因為將軍溪已經規畫完成到執行的階段。接著,治水是與政黨輪替一點關係也沒有,依然是水利署這批人在做。

另外,結論中提出要有一些監製機制、整合機制和公聽會等的運作,這些我是同意的。


湯曉虞:學會尊重自然

水土保持觀念其實一直都在改變,如今也不再認為是人定勝天,而是要尊重自然、永續發展考量。

不管是治理易淹水地區或石門水庫,都有優先順序,容易崩塌地區就讓它自然復育,但有部分地區如應該遷居遷建的地方,內政部若能協助安置,就可以不開放,但在政策尚未定出前,要不要處理?不處理的話,萬一發生災害,誰負責?畢竟不能放著居民不管,山地管理不能只靠山坡地保育和水土保持就可以,還要因應區域計畫法和土地使用,都應整體考量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ndsomeYs12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